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县区直达 > 正文

济宁高新区推进系统集成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深化系统集成改革,聚焦审批流程再造,建设行政审批服务所,推进了政务服务提质升级,行政审批服务机构先后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省级“十佳企业登记示范窗口”等。

聚焦简政放权,下沉服务“增事项”

坚持放权力度与准度并重,激发基层政务服务能力,让权力放得下、接得稳。简政放权提效能。承接国家级权力事项1项、省级65项、市县同权293项,成立街道行政审批服务所,打造了全市唯一的国家到街道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实行“承诺制+容缺办”,重点事项办理全面进入“一天时代”。下沉事项优服务。以派出人员、“窗口前移”的形式实现97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沉至审批所办理,累计办件量4923件。在街道设置“一件事”服务专窗,推出包含12个场景59项事项在内的个人全生命周期主题式服务套餐,实行“事项联办、一链办理”。在居民聚居点和银行网点设立106个便民服务点,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跨域通办促协作。与上海、河北、江苏、浙江等23省280个单位、省内175个单位298项事项“全省通办”、140项事项“跨省通办”,实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更快捷。

聚焦流程再造,深化改革“提效能”

以服务项目全周期需求为导向,优流程、减材料、缩时限、降费用,全力推行区域评、“六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码通”、“3651”服务新模式等。区域评估实现项目落地“零费用”。推出“283区域评”,投入1400余万元对“一区十二园”进行整体评估,将环境影响评价、压覆矿产、地质灾害等12项评估评价事项成果全部嵌入一张蓝图,入驻企业使用区域评成果无需再次单独开展相关事项的评估,项目平均节约前期手续用时60余天,评估费用降为零。“一码通”实现项目申报“零材料”。创新使用集“一码集成、一码审核、一码监督、一码管理”功能于一体的“一码通”系统。全区368个建设项目通过“一码通专属码”实现·“码上就办”,节省企业报送材料4300余件;全链条申报材料减少37项,压减率27.61%,供电报装申报材料压减率100%。“3651”服务新模式实现“零距离”。“3651”模式即“创新三种理念,夯实六项措施,推出五项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针对高新区项目云集、产业集聚的特点,对区内建设项目企业实行“综合受理、全程代办、跟踪服务、协调督办”一对一服务,组建21支“企明星”服务包保队,开展“惠园行”政企共建,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推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做到政策发力靠前、程序审批靠前、指导工作靠前、破解难题靠前。

聚焦数字赋能,完善配套“强供给”

从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对接整合和数据共享,不断提高基层集约化办事、智慧化服务水平。推行政务服务“免证办”。依托省、市电子证照库,利用信息共享,全面深化电子证照在基层审批事项中的应用,推出应用电子证照审批所服务事项清单21项,通过“线下扫码”“线上调取”等多种方式,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结婚证、社保卡、机动车驾驶证、食品经营许可证6种“电子证照”的多渠道应用,有效减少申报材料43份,实现了实体证照免提交。开展惠民补贴待遇资格“静默认证”,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14项事项实行“静默认证”,截至目前已认证51001人,已认证占比99%。深化政务服务“就近办”。推进“智慧办事”“智慧办税”“智慧警局”建设,涵盖政务服务、便民查询、生活缴费、自助打印等高频事项700余项,为群众提供24小时便民利民服务,打造“就近办”新体验。助力政务服务“帮代办”。充分发挥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跑小青、云小青、邮小青、盟小青”于一体的帮办团队“小青团”。对线下1121项服务事项、线上11类8200余个业务难题问题库、132项快递服务事项、528项“园区事园内办”事项进行综合帮办,构建全方位帮办代办服务体系。

0

下一篇:兖州区又一企业获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上一篇:济宁高新区:端好“就业饭碗” 保障“稳稳幸福”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