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县区直达 > 正文

枝叶关情 民生在心——济宁邹城市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纪实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亚圣的民本理念已经深深根植于邹城市。2012年以来,邹城市连续九年深入开展以“干部驻村、民警联村、民生代办”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并不断拓展工作内涵和外延。2019年以来,按照省市委部署,组建“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实施“四进”攻坚行动,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组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深入基层一线,夯实基层党建,补齐村庄短板,发展特色产业,关爱困难群众,带富了群众和集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积蓄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

搭建民呼我应的高效通道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邹城市认真落实济宁市委关于民意“5”来行动的部署,选派2400多名党员干部担任“民情书记”,每月5、15、25日下沉一线、入户走访,知民情、解民忧、促和谐,以干部的下沉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千泉街道第十队“民情书记”常殿军入户走访时,听到70多位兴隆社区居民提出建设食堂的诉求,第一时间召集社区干部和居民商讨研判,并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争取启动资金。2个月后,投资170万元、建设空间达500平方米的幸福食堂开在了社区居民张贵来老人楼下。张贵来开心地表示,“饭行汤也好,菜也是不断地变换,很满意。”

团市委第一书记陈华筹资8万元,在郭里镇郭四村建设“连心茶馆”,以茶为媒,聊天拉呱,收集村情民意,解决民诉难事。同时,建立群众需求清单、社会资源清单和服务项目清单,针对个性需求,提供学业辅导、法律咨询、就业培训等服务,密切干群关系,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干部沉下去,问题浮上来。通过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的诉求通道,化解了一些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建强引领发展的战斗堡垒

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必须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全市第一书记带着村干部干,干给群众看,推动村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逐步强化,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建工作越抓越实。

千泉街道小屈村原本是个村情复杂、班子涣散的落后村,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市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颜冰到村后,与支部书记屈庆国一道,在入户走访、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完善集中办公、值班坐班、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及时公开村级账务、发展党员等事项,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要求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激发了班子成员干劲,村里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市人社局驻村工作组推行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六个一”工作法,为每一名党员在入党纪念日那天,送一张政治生日贺卡、重温入党誓词、开展谈心谈话、参加公益活动等,激发党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大束镇机关选派到灰城子村担任支部书记的牛波深知抓党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入村就着手以党建为统领,抓好村级各项工作。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村务公开等制度,让便民服务更高效、政务公开更及时、村级事务更规范。

农村要发展,关键靠支部。广大第一书记坚持把抓党建作为首要任务,调整优化班子结构,培养积蓄后备力量,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着力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19年以来,全市第一书记包驻村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7名、村“两委”成员82名,培养后备干部45名,新发展党员4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8名,组织村干部学习培训1200人次。

选准兴村富民的发展路子

选好产业发展路子,才能鼓起百姓“钱袋子”。下派干部立足村情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村庄资源,做好结合文章,通过培育产业、引进项目、争取政策等多种方式,普遍为驻村找准了脱贫增收的路子。

香城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整合利用5个乡村振兴服务村和8个第一书记帮扶村资金,集中投入建设北齐村农业科技示范园、龙水村芦笋育苗种植基地、张桃村阳光玫瑰葡萄园等3个特色产业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部建设成型,并取得可观收益,周边13个村全部受益。城前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先后确定石门村康养休闲及60亩茶园种植、张园村240亩蔬菜大棚和红梨毛芋头种植、韩家庄200亩花椒种植、水泊村25亩生姜大棚等特色种植项目,助力兴村富农。

为了让帮扶村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服务队、工作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市残联驻村第一书记孙凯立足郭里镇郭北村具有浓厚戏曲文化氛围的实际,成立“郭北村庄户剧团”,成功中标“文化惠民演出千场大戏进农村项目”,取得经营收入19万元,蹚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市统计局驻村第一书记李俊峰引导峄山镇存里村集体发展优质黄桃种植,建设电商扶贫园,成立峄存农业发展公司,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市教体局驻峄山镇大庄二村工作组帮助村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土地360亩,种植花椒、蓝莓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助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市农业农村局驻大束镇葛炉山村工作组规划建设蜜桃精品园,实现蜜桃产业产销一体化,大大提高果农收入水平。

确保第一书记一线攻坚胜利,后方保障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邹城市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第一书记项目资金,按照每村每年10万元的标准,两年共拨付第一书记项目资金2860万元;另一方面充分整合涉农资源,实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整合涉农项目110余项,全力服务第一书记工作。2019年以来,全市各驻村工作组对上协调资金项目折合达到2亿元,实施第一书记项目220余项,帮助所驻村新上种养殖项目68个,引进工副业项目80个。

善解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

广大下派干部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村民的“急难愁盼”做起,以实干实效赢得民心。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共协调各类资金2661万元,到位物质折合资金2237万元;共硬化路面800余公里,打井118眼,修建桥涵近140座。

多年来,石墙镇樊山村灌溉难题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每个樊山村村民的心头。群众对市委编办驻村第一书记丰淑宁最大的诉求是:能不能帮忙找找水?丰淑宁走遍了樊山村的角角落落,和樊山村“两委”多次调研、商量解决办法。最后总结提炼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利用“两山夹一峪”地形特点,建设拦水坝,储存汛期的雨水,增强农田抗旱能力。丰淑宁马不蹄停写报告,打申请,多次跑水务局协调塘坝工程,最终争取水利建设项目资金。困扰樊山村民十几年的浇地难问题彻底解决。

田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入驻以来,根据群众反映,全力以赴解决农田灌溉难题。服务队多方协调,对上争取,最终争取到投资1400余万元的济宁市东部贫水地区(山区)水文地质调查与示范项目,为邹东地区田黄镇51个自然村进行水源水点勘测及打井。

郭里镇郭一村村内老鱼市街是村民出入必经之路,路面破损严重,村民出行不便。济宁城投控股集团驻村第一书记孔令超争取到济宁城投控股集团和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资金30万元,将郭一村老鱼市街,连同入户三条小胡同,共计2公里,全部维修。维修后的道路平整宽阔,村容村貌大为改善。

中心店镇于庄村村民王某某被确诊为胰腺癌肝转移,患病两年多来,奔波看病,花费30余万元,家庭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市卫健局驻村第一书记房涛多次走访了解到,她虽多次到外地就医,但由于每次治疗周期短暂、住院产生费用不高,均未达到新农合二次报销的标准。房涛带着她的住院病历等资料,前往市医保局、民政局和派出单位卫健局咨询有关政策,申请困难救助,帮助度过难关。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疫情期间寒风中站岗值班,风雪中入户走访,街头巷尾消毒杀菌,到处都能看到下派干部忙碌的身影。事儿虽不大,却能温暖人心、传递感动、汇聚力量。


0

下一篇:防患于未然!济宁曲阜市多镇街纷纷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

上一篇:济宁高新区:三年时间,一座生态宜居新城悄然崛起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