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户多,给你戴个好点的口罩,湿透了记得换。”2月4日大年初十,是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广安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峰连续坚守防控一线的第13天。
清晨6点50分,每天给他准备防护用品的妻子照例备好了几个口罩和一个装满了酒精的消毒瓶,塞进了他的上衣口袋。
简单吃了两口饭,马峰赶到了社区大门口。大门之内,是2010户、6350口人的健康安危。
立春的空气依旧寒凉,每张一次嘴就是一股水汽,透过口罩把眼镜糊了个严实。他给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和志愿者布置完一天的任务后,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地处城郊的“回迁村+商品房”大社区,如果疫情防控上留下哪怕一丝空子,都有可能被来势汹汹的病毒从一个“小缝隙”撕成一个“大窟窿”。
广安家园共38栋楼,包含3个回迁村和4栋商品房,超过1/3的人口为租房住户,居民每天都有流动。为了应对这种复杂的状况,年前,社区组织了一次无死角的逐家入户排查。现在,马峰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锁定在动态摸排上。
从最开始筛查有无湖北逗留经历的住户,到后来扩展至省外,再到省内,哪里发生疫情就筛查到哪里,筛查圈不断缩小,工作不断细化,而每天繁复这一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堵住任何一个有可能的隐患。
排查了一圈,没有发现新的隐患点,马峰长出了一口气,开始入户了解隔离人员的生活状况。这一天,又有3名有湖北逗留经历的居民结束了15天的观察期,可马峰还是不放心,非得要上门再叮嘱两句,让他们继续坚持,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
筛查出6名“高危居民”后,社区专门建起了微信“隔离群”。自我隔离人员除每天2次自查体温上报外,还可以在群里提出生活需求,柴米油盐全由工作人员送上门。马峰主动承担起心理疏导的任务,该讲政策的讲政策、该谈心的谈心,确保他们能用良好的心态坚持自我隔离。
中午12点,马峰回到大门口没有暖气的传达室——社区的临时检测点,一盒泡面、一根火腿肠就把午饭匆匆对付了过去。紧跟着,大到周边社区的生活物资保障、社区消杀,小到居民快递的收取、出入社区人员的审核等工作便接踵而至。
周边社区的生活物资保障和广安家园有啥关系?原来,“隔壁”拥有2300多名居民的书香园社区没有超市,两个社区基本共用一个超市,人流量非常大。疫情当前,为避免人员交叉带来的隐患,马峰当机立断,和超市联合开通网络和电话订购渠道。书香园社区的居民订购商品后,由广安家园的志愿者一趟趟往大门口送,最大程度减少地人员聚集,却把繁重的运输任务留给了自己。
为尽可能地减少人员接触,广安家园社区把快递接收、外卖等业务都放在了大院门口,收发桌上配备了纸笔和酒精,快递员放下包裹即可离开,社区居民自行到大门口收取,收件前还能喷洒酒精消毒。在辰欣、九尔等周边医药企业工作的员工很多,现在又是加班加点保产品供给的关键时期,社区为这些一线工作者开放了“绿色通道”,确保他们能够按时到岗工作,也能及时回家休息……这些防控措施和办法,不仅保护着广安家园这个“大家庭”不受病毒侵害,也用充满温情的做法温暖着社区居民的心。
下午3点半,马峰一边打电话一边急匆匆地往大门口赶,一不小心绊倒在隔离带上,到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检查后被诊断为右脚踝骨折,医生建议休息2个月。可这紧急的关头哪容得了卧床休息,进行包扎定型后,这名43岁的党员当即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照常值班到夜里11点。
社区居民看他打着石膏坚持在一线,心疼地不停往他怀里塞苹果、橘子,还有居民翻出压箱底的口罩和消毒液,整箱整箱的往社区门口搬……在马峰的带领下,广安家园这个看上去“很难下手”的社区却筑起了牢牢的防控线。
深夜,看着早上还好好的一个人进门却拄起了拐,妻子并没有多说多问,和往常一样,她默默地往马峰身上喷了喷消毒液,随后端上热乎乎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