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民政厅下发通知,济宁高新区获批 “山东省级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济宁高新区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批全省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的地区。
据了解,改革创新实验项目以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社区为载体,以全面打造回迁安置型社区“365”精细化服务体系为实验主题,聚焦社区“精细化”管理服务。通过创新回迁安置型社区管理机制体制,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健全多维度服务体系,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等措施,促进社区居民大融合。
通过强化党建统领,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探索一条符合新时期农村社区发展形势和需求、符合高新区集中居住情况的回迁安置型社区治理道路;通过实施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将社区打造成“管理规范、秩序井然、社会和谐、生活方便、活动丰富”的新兴社区,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居民”的转变。
完善管理制定规章
让管理更规范
实施“一核多元”管理机制
坚持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按照“小街道、大社区,小政府、大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社区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快速反映能力。
做实社区“网格化”管理
街道将机关干部与村级干部一起下沉到网格,形成“管理在网格、服务在网格、发展在网格”的格局。通过发挥楼宇党员作用,强化服务覆盖面,改革服务大厅服务职能,实现“社区管理无盲点、为民服务无缝隙”的目标。
坚持“让制度说话”
健全完善社区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金色嘉苑社区《自治章程》、《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制度》、《进一步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黄屯街道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社区“四社联动”实施方案》等18项规章制度,使社区管理服务逐步走向标准化轨道,使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发展有指导、工作有要求、考核有依据。
提升服务水平
让管理精细化
从而支撑推动农村社区营造工作的发展
建立“365”党建服务体系
完善扁平化管理机制,将街道机关职能科室整合成服务平台并下沉到社区,实现集约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社区五级党建服务体系,成立3个社区大党委,29个网格党支部,252个楼宇党小组,500余个党员中心户,形成黄屯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党建服务体系,实现党组织建设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实施双轨运行机制,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党支部和网格党支部双轨运行,各司其职,功能互补,人员交叉,创建了“管理在支部、活动在网格、奉献在双岗”的双轨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强大组织支撑。
推动社区“六化”融合
变“信访不信法”为“遵纪守法者”,助推社区管理法制化。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治理”,让社区管理工作群众化。变“政府独奏”为“多方参与”,让社区管理工作社会化。变“粗放管理”为“精细服务”,实施社区管理网格化。变“事后处置”为“即时应对”,让社区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五项服务”模式,让社区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
2019年以来,济宁高新区积极推进全省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将农村社区治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努力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构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济宁高新区获批 “山东省级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为全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新机遇、新平台。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继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力争为推动全省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示范,构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