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济医附院心脏外科病房举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欢送患者出院仪式,经过近1个月的精心治疗,济医附院首例也是鲁西南地区首例“人工心脏” 移植手术患者顺利出院,标志着济医附院开展“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甘立军,医务部、护理部、心脏外科、心脏重症医学科、心内监护室等科室医护人员为患者送上献花表示祝贺,患者向济医附院及相关科室赠送了锦旗。
患者今年44岁,6年前因间断出现胸闷不适,进行支架植入稍有缓解。但3年前又出现憋喘不适,超声提示左心室扩大,每年不得不住院两次,但均治疗效果不佳。前段时间因受凉感冒后憋喘加重,严重气喘,伴有咳嗽、呕吐,晚上无法平卧睡觉,来济医附院就诊。济医附院心内监护室主任崔英华接诊入院后,经检查发现患者心力衰竭,病情极重。经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心内科等专家会诊患者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心脏比正常人心脏扩大了1倍,病情十分危急,如果患者症状不能尽快缓解,心脏将不堪重负,终将导致心力衰竭停止跳动,直接危及生命。目前解决患者问题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做心脏移植,二是左心辅助装置植入,即“人工心脏”移植,但心脏移植供体奇缺,患者很可能在等待供体中不幸去世,且植入后需长期服用大量抗排异和激素类药物,除此之外最好的替代方法就是实行“人工心脏”移植。
“人工心脏”是模拟心脏运行功能,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部分构成。与心脏移植不同,“人工心脏”移植不需要摘除患者原先的心脏,实际上是在心脏旁边加了一个“机器泵”,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实施“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抱有积极态度,心情迫切。面对患者如此危重的病情,经济医附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专家团队共同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这是济医附院首例“人工心脏”移植手术,为了让患者早日摆脱病魔的威胁,济医附院心血管疾病专家甘立军术前专门组织召开手术协调会,确定了由心脏外科牵头,心内科、心脏重症医学科、心内监护室等科室为成员的手术及术后康复医疗专家组,术前专家组进行了多次病例讨论,并进行手术演示,防患于未然。2024年元旦刚过,1月3日在麻醉、超声、体外循环专家及护理团队的配合协助下,心脏外二科主任程前进、副主任倪良春带领专家团队为患者开展了“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术中建立体外循环、于心尖部位植入泵头、吻合人工心脏的血管与患者自体主动脉……每一步,手术团队都走得细心又谨慎,最终历时三个小时成功将“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随着“人工心脏”启动运行,体外循环机顺利停机撤除,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手术成功。
手术只是移植成功的第一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后面。术后,还需要心脏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帮助患者闯过抗感染、出血等一道道难关。心脏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宏生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制定了精准的治疗和个体化护理方案,为预防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右心衰竭等并发症,科室采取积极利尿、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降低肺动脉压力等治疗措施。随时间一天天的推移,在专家和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下,患者由床上的简单肢体活动慢慢的过渡到能够下床走动,经过12天的精心照护,患者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心功能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于1月15日从心脏重症医学科转入普通病房。在心脏重症医学科期间,医护人员还陪伴患者度过了“换心”之后的第一个生日。
即将出院的患者激动地说:“以前,我走几步路就憋喘难受,晚上睡觉都躺不下,只要平躺就呼吸困难,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给我带来了希望。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我十分照顾,心脏外科专家经常来查房,查看我恢复情况,麻醉科、手术室、超声科、监护室医护人员也经常看望我,令我和家人十分感动。这颗‘人工心脏’已经在我身体里平稳跳动20多天了,我感觉很好,身上舒服多了,也能平躺睡觉了,身上也有劲儿了,感谢医院给我第二次生命。”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抗心衰药物治疗对终末期心衰效果欠佳,与此同时,心脏移植供体有限,全国每年大约有100万患者等待心脏移植,但每年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却不足1000例,“人工心脏”移植无疑对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开展的“人工心脏”移植手术,在鲁西南地区尚属首次开展,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济医附院在终末期心衰患者治疗领域迈上了历史新高度,为广大心脏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福音,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也充分体现了济医附院心血管治疗团队的雄厚技术实力和医疗团队的高度协作精神。如今,借助科技创新发展大势,济医附院在不断打磨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在关注如何更精准、更高效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让患者群体从中获益,为生命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高爽 马澍旸 李君英 陈庆娟
摄影:马骏 程丹丹
来源: 济医附院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