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传承人 关键人 文明人——山东济宁以“人”为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1月29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传承人 关键人 文明人—— 山东济宁以“人”为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介绍济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经验做法。

10月12日,中国济宁市-日本足利市友好城市文化旅游线上交流会成功举办。 济宁市剪纸非遗传承人张跃广、泥塑非遗传承人贺风勤受邀参加交流活动。 张跃广的代表作品《孔子像》《花开富贵》和贺风勤的代表作品《天伦之乐》《洗衣服的妈妈》一亮相,就吸引了日本客人的眼球。 作品充分展现出济宁市丰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非遗文化特色,受到日本友好城市代表连声赞叹和阵阵掌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承人之手捧出国门亮相世界。

“文化的载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济宁市委宣传部干部科科长时晓杰表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

发现培养优秀传承人

“寒冬腊月雪花飘,家家户户做年糕,婆婆和面公公蒸,儿媳妇蹲在灶前把火烧……”,一段朗朗上口、幽默诙谐的传统山东快书《偷年糕》,在一个山村农户的家门口,为老两口专场上演开来。快书说唱者是齐鲁文化名人、济宁市文化志愿者米怀志。这场演出其实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原来在11月8日上午,米怀志从工作单位到百余里之外的邹城市东部山区进行乡村振兴采风活动,途经张庄镇辛寺村时,见到两个老人在家门口晒暖,便停车上前问候。当听说老两口均已80多岁,却没有正儿八经地听过一次完整的山东快书时,出于职业的本能和文化志愿者的热情,米怀志赶快从车上拿来演出道具,在老人家门口上演了这出“山东快书专场”。一个演员,两个听众,说唱间,一个敬老爱老、勤劳贤惠的好儿媳形象展现在老两口面前。

在济宁市城乡活跃着像米怀志这样的宣传文化人才、文化志愿者等有2000多人,他们以不同的文艺形式和表达方式向城乡群众(观众)奉献着爱和责任,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送到家门口。

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者、传承人,近年,济宁市印发《“济宁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实施细则》《“济宁文化英才”“济宁文化之星”工程实施意见》,利用5年的时间分别选拔培养100名“济宁文化名家”“济宁文化英才”“济宁文化之星”。截至今年5月,共选拔出各类文化人才135名;建立起全市宣传文化人才库,收录重点宣传文化人才272人,并实行人才项目化管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开展课题研究,引导文化人才多出精品、多出成果。

同时,创新实施“济宁市文化名家”领航行动,依托“文化志愿者服务分队”,从写济宁、演济宁、唱济宁、书济宁、画济宁和拍摄济宁等六个方面,以及国学进课堂、“非遗”进基层等多种活动形式,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名家刘世福致力于“南派琴书”的挖掘创新传承,近年创作出《苦乐娘亲》《罪责难逃》等200多部优秀琴书作品,每年率队演出100多场。他还整理出版自己珍藏的《琴书曲牌》孤本供研究者使用,免费向50名投师门下的学艺者传授说唱技艺。刘世福也因此获得中国曲艺艺术最高奖“牡丹奖”,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由这些宣传文化人才策划、编剧并参演的《金声玉振》《微山湖》《礼门义路》《忠义梁山泊》等节目登上国家、省演艺舞台。“美猴创意”集团公司拍摄的动画微电影《里仁为美》登上央视荧屏,被12家省级电视台展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六融六促”模式》等12个项目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杂技滑稽作品《岁月》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填补山东省23年空白,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济宁市先后被评为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成功获得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承办权,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入围今年“五一”黄金周增速最快10个目的地城市。文化“两创”、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政德“杏坛”涵养关键人

进入11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徐爽连续推出线上网课《习儒思孟》节目,从孔孟文化和家风文化入手,将社会热点题材融入儒家经典哲理和故事中,用传统经典阐释现代生活,带观众体味变化的时代和永恒的经典。这些面对党政干部等“关键人”开设的课程,被人们誉为网上“政德‘杏坛’”,也是济宁市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教育形式的创新、补充和延伸。

记者见到在11月10日推出的课程里,有《跟着孔孟学做人》《传承中华好家风》《弘扬好家风 家和万事兴》等精品课程。济宁市某局负责人在和妻子一起听了徐爽的讲授后,第一件事就是拟定“家风规矩”,将“勤劳天下无难事,清廉堂中有泰和”,挂在了厅堂的显要位置。夫妻俩表示要把这一传统文化对联,当作自己的“家风”。

济宁市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探索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干部政德修养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为政之德”为主题,倾力打造被誉为“新时代政德‘杏坛’”的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2019年4月列入了中组部备案的首批全国64家党性教育基地之一。

截至今年9月,济宁政德干部教育基地,共开办针对全市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培训班42班次,培训县处级、科级干部2000多人。受训后干部成长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实践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引领者。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精品课程和研究之中,是办学理念的一个鲜明特色。”济宁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工作中,济宁市突出时代性,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政德教育资源,阐发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涵、新价值,全力服务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他们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志道忠诚”等核心理念,开发《习近平政德观的传统文化意蕴》《儒学修养论中的党性修养借鉴》等专题课,打造了孔子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讲话精神”、孔庙弘道门“弘道明志”等教学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民担当”等价值追求,开发《传统仁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奋斗精神与传统文化》等专题课,打造了孟庙“仁政民本思想”、曾庙“仁为己任、担当弘毅”等教学点和10多处展现传统民本思想当代实践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清正廉洁”等思想精髓,开发《传统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华传统美德与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等专题课,打造了孔府戒贪图“传统廉政思想”、孟府大堂“规矩之道”、曾庙三省堂“修身思想”等教学点。

济宁还依托曲阜“三孔”、邹城“两孟”等传统文化资源,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孔子大学堂等现代文化设施,以及金乡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和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红色文化纪念地,打造出30多处新时代现场教学点。

截至目前,已承接中组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中央党校和31个省区市的各类培训班1500余期,培训学员8.7万余人。现在,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已成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现场教学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教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济宁基地”。

德善礼义重塑文明人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奖名单公布,以“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一辈子行好事、做好人”著称的济宁市任城区阜桥街道牌坊街社区老居民谢立亭光荣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被授予全国诚实守信模范荣誉称号。当地街道、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团结在老谢身边的退休人员、社区文明志愿者、居民群众、青年学生有300多人,他们常年在谢立亭的指导、带领下开展文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

像这样的好人好事在济宁层出不穷。11月12日上午,济宁市中心城区工行东街“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现场,来自河南省周口地区扶沟县的农民工郑先生腿部受伤,正好被附近113号楼上的居民戴传禄碰见。他二话不说,快步从家里取来“家庭药箱”,迅速为老郑做好了包扎处理。被惊动的其他居民有的提来暖瓶、开水,有的送来脸盆毛巾。现场有群众介绍,戴传禄是在济宁市创建文明城市之中涌现的“济宁好人”。他义务为居民小区服务多年,不是组织人员义务维修楼宇就是请来专业人员帮住户疏通堵塞的下水道,忙里忙外闲不住。“人无德不立。身居全国文明城市,做文明济宁人、当济宁好人义不容辞。”戴传禄说,“如今市民文明素质都提高了,不只是我会这样做。”

次日上午,在市区红星东路和车站东路交叉路口,一位骑电动车的中年人刹车不慎碰到前面的女青年。中年人表达歉意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女青年便说着“没事,没事,快走吧!”,示意中年人离开。过去因一点小事吵闹围观的场面很多,如今“没事,走吧”成了化解这类问题的“口头禅”。

在济宁,“礼之用,和为贵”“争争抢抢是事故,礼让让出是平安”已深入人心。“这些变化,来自济宁市开展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市民经常到街道、社区、小区‘文明讲堂’‘儒学讲堂’受洗礼、熏陶,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济宁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

今年三秋时节,位于济宁市地域最东端的偏僻山区泗水县圣水峪村,以杨爱英为主的8位中年妇女自愿组成一支“秋种服务小分队”。她们早晨5点起床,有的到菜园里摘菜,有的在家里和面,蒸出热腾腾的大包子送到田间、家庭,为劳力少、孩子没人照看的家庭承担起一份责任。如今,像这样互敬互爱、互相帮助的新时代和谐邻里关系在济宁市已成为普通群众的行为自觉。

济宁市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传统文化放射出时代光彩。在全国率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市、县、镇、村四级组建起覆盖党的理论、政策法规、传统文化、农业技术等各个领域的13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覆盖群众需求的方方面面。

济宁还创新融入并推出“和为贵”社会治理、“百姓儒学”工程等社会治理品牌;达标3740处“乡村儒学讲堂”;有“文明礼堂”、弘扬孝善文化的“相约黎明”“幸福食堂”,也有为困境儿童提供学与乐的“雏鹰课堂”……处处散发着昂扬向上、崇德向善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包裹、浸润着城乡,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走向文明的脚步。


0

下一篇:济宁这里入选!首批201所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上一篇:济宁正能量 | 两位邹城小伙逆行而上,帮助瘫痪老人火海逃生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