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于2021年6月9日由市政府正式发布实施,明确到2025年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44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达到70%以上。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及重点河流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到203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5μg/m3,水环境质量根本改善。
《方案》构建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济宁市共划定196个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实施分类管控。优先保护单元共划定31个,占比21.56%,主要涵盖生态保护红线、一般生态空间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区、生态环境敏感区;重点管控单元共划定68个,占比23.43%,主要涵盖城镇、工业园区(聚集区),人口密集、资源开发强度大、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97个,占比55.01%,该区域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方案》建立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国家、省和重点区域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管理规划等政策,准确把握区域发展战略和生态功能定位,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结合“三线”划定情况,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开发效率等方面明确准入要求,全市建立“1+196”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其中,“1”为市级清单,体现全市的基础性、普适性要求;“196”为环境管控单元清单,体现管控单元的差异性、落地性要求。
《方案》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市生态环境部门要充统筹做好全市“三线一单”的组织协调、实施应用、评估调整等工作,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成果应用,各县(市、区)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做好本辖区“三线一单”的实施和应用工作;要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将“三线一单”作为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基础和抓手,强化“三线一单”宏观指导作用。要推动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推动“三线一单”与环境质量、排污许可、监测执法等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要实施评估更新和动态调整。建立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更新调整机制,组建长期稳定的专业技术团队,落实相关经费,切实保障“三线一单”的编制、实施、评估、更新、宣传、数据应用与维护等工作顺利开展。
济宁市将以深化“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为重点,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应用体系,服务好新形势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