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5月份,随着国内个别地方疫情的发生,与新冠疫苗相关谣言又在网络上传播,济宁市民的朋友圈就传出“不接种疫苗出行将受限制”以及“6月6号以后就不能接种疫苗”等谣言。此外,用自来水煮食物有致癌风险,拍打背部、用力咳嗽能缓解心梗症状等不实言论也在混淆人们的视听。济宁市全媒体辟谣平台为您盘点5月谣言,一起来了解真相。
6月6日以后不能接种新冠疫苗了?
谣言
“现在不打新冠疫苗6月6日以后就没针了,不能再接种疫苗……”5月份,这样一则信息在济宁市民的社交媒体中传播,引起关注。
真相
平台记者向济宁市卫健委求证得知,该信息不实。目前济宁市正在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疫苗接种,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覆盖率。
不打疫苗出行将不让坐飞机、高铁?
谣言
在百度贴吧、知乎等各大平台上,“不打疫苗会不会对出行有限制?”“据说不打疫苗不可以坐飞机?”“不打疫苗能坐高铁吗?”等问题频繁出现。
真相
目前来看,是否接种新冠疫苗都不影响国内出行;至于国际旅行,要以各国大使馆公告为准。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免费接种。
拍打背部、用力咳嗽能缓解心梗症状?
谣言
“拍打背部、用力咳嗽能缓解心梗症状……”,类似的急救信息在朋友圈中流传,不少人信以为真。
真相
从以往医学案例来看,这一说法大多是因为一些其他病症(比如异物卡喉)导致患者表现出和心梗发生时类似的症状,如果发生异物卡喉等病症时,猛拍其背部或用力咳嗽能帮助患者清除卡塞物,但这两种方式对心梗并不起效。
用自来水煮食物有致癌风险?
谣言
最近,网上有关于自来水做饭会致癌的文章引起众人的恐慌,很多人表示都不敢用自来水做饭了。文中称用自来水蒸食物,其中的氯加热后会包裹在食物上,会产生致癌物质。所以一定要用煮沸过的开水或者过滤掉氯的水来做食物。
真相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氯是致癌物,蒸煮东西时大部分的余氯会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前两者不会蒸发,后者不会影响健康。
周启元孩子在双语幼儿园附近被拐?
谣言
5月18日下午,一则“周启元孩子在双语幼儿园附近被拐走”的求助信息在微信群中流传。消息中提到,新农贸做龙虾的周启元5岁儿子在双语幼儿园被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拐走,奶奶要急疯了,悬赏20万,甚至转发一次都有200元。
真相
这则信息在全国多个地方出现过,平台也曾多次进行过辟谣,这次只是换了地方名称又开始传播。谣言还出现了多个版本,但套路相似,大家在面对此类信息时,要有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意识,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吊颈健身有利身体健康?
谣言
5月份,一条沈阳市民“吊颈健身”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中有市民把绳子一端搭在树上,另一端挂住脖子,然后双脚离地做出各种动作,不少人转发朋友圈并效仿其健身方式。
真相
有专家表示,“吊颈健身”的方法虽然采用的是临床上的牵引原理,但自己盲目操作并不可取。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娄志堃指出,“吊颈”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甚至可能是致命的,严重者或引发高位截瘫。做颈椎锻炼前一定要科学评估,评估颈椎是功能性状态还是病理结构出现问题的状态,要合理判断适合自己的运动。
荔枝吃多了会上火?
谣言
眼下正是吃荔枝的时节,晶莹剔透的果肉、爽滑甘甜的口感让不少人忍不住多吃几颗。不过却有人说荔枝吃多了会口干舌燥,易“上火”。
真相
实际上,“上火”是一个民间说法,目前没有明确的科学定义。荔枝糖分高,吃太多就会摄入大量糖分,高糖会增加血糖负荷,高血糖负荷饮食会加剧痤疮;同时,荔枝的高糖分会让口腔处于高渗状态,因此食多者会感觉口干舌燥。
小龙虾携带大量毒素,不能吃?
谣言
又到了小龙虾上市季节,关于小龙虾的一篇帖子在网上热传。大意是“小龙虾携带大量毒素,包括铅、汞、锰、铬、砷,还有肺吸虫、血吸虫等。”
真相
小龙虾并不喜欢污水,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得益于它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所以它的体内污染物含量并不一定超标。小龙虾能把重金属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这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目前研究显示,重金属大多集中在我们不爱吃的虾鳃,内脏和虾壳中,对于吃虾肉的我们来说,它让人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西兰花、大蒜能预防癌症?
谣言
近日,《癌症最怕的5种蔬菜,一定要多吃!》、《癌细胞最怕的三种蔬菜,经常吃远离癌症!》等文章在网上热传,引发网民关注。文章称西兰花、大蒜能预防癌症,长期食用可以降低乳腺癌、胃癌、直肠癌的发病几率。
真相
不仅是西兰花,其他所谓“防癌抗癌食物”也一样,没有什么实际效果,饮食防癌的基本原则是均衡全面多样化、合理搭配。 大蒜当中的确存在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性,但并不能说明它就真的会对人产生各种保健功效,实验与实际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某些食物中确实还有一些抗癌因子,但是单纯靠吃这种食物来抗癌是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