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权威发布|济宁市1-11月累计发放救助金13.5亿元 惠及33.5万人

12月7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济宁市民政惠民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在济宁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树牢“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加压奋进、攻坚克难,从政策创制、机制创新、工作创优入手,着力破除民政事业瓶颈短板,推动解决济宁市委市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努力把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惠民之政、利民之举,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位服务群众身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着力做好精准救助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围绕基本生活困难群众,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将9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高10%,其中城乡低保实现“十七连增”,分别提高到每月791元、591元。 全市1-11月累计发放救助金13.5亿元,保障各类困难群众33.5万人。落实低保家庭大学生全程救助政策,对低保家庭全日制本专科新生,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一次性救助;在校大学生每年给予1000元救助。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学子3172人,发放救助金560万元。围绕低保边缘家庭等低收入人口,通过入户走访、数据核查、热线信访等方式,把2.7万户、4.92万人信息录入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帮扶。在落实好救助政策基础上,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帮扶,募集投入慈善款物1.12亿元,通过“情暖万家”“朝阳助学”“康复助医”等项目,救助困难群众7.36万人(户)。 围绕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陷入困境的“急难”家庭,创新打造“济时救”工作品牌,建立“两主动三服务”工作机制,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 达到5万元以上,实行帮办代办、特事特办、容缺办理,对急难情况24小时内先行救助,特别紧急的2小时内即时救助。 今年以来发放临时救助金1860万元,帮助9000多个家庭渡过难关。 围绕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全力做好街面巡查救助、站内照料服务等工作,今年以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00余人次,通过人脸识别、DNA比对、头条寻人等方式,近三年帮助335人寻亲返乡,协助104名长期滞站人员落户安置,并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着力做好幸福颐养

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

聚焦居家社区养老首位需求,开发建设了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完成济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场所40处,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40处。落实新建小区养老设施无偿配建移交政策,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补齐既有小区配建短板,全市新建小区、既有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分别达到96.2%、95.1%。聚焦失能失智照护刚性需要,出台养老服务项目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政策,举办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培训养老院管理人员和护理员4800人次,新增护理型床位4542张,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的比例达到52%以上。为解决困扰很多家庭的失智老人防走失问题,向2500名具备行动能力的失智老年人发放了定位手环,建立联动找寻防走失关爱机制。聚焦经济困难老年人福利保障,为5.3万名低保老年人发放每人每月80~200元的困难老年人补贴,为2000余名高龄、空巢、困难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30~50小时居家养老服务。

着力做好关爱帮扶

保护未成 年人健康成长

围绕精准落实孤困儿童福利保障政策。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1936元、1540元、1078元,全市共保障7239人。实施“孤儿助学工程”,范围扩大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3名在读学生在延续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每年再给予1万元的助学金。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免费为760名孤儿健康查体、建立档案并提供医疗手术和康复服务。围绕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推动全市建立“四级书记抓未保”的高规格未成年人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召开市级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出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新建了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县级未保机构、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村级儿童主任实现全覆盖,凝聚起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合力。济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被国家民政部、山东省民政厅充分肯定,全国部分省份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推进会在济宁市召开,经验做法被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会表扬推广。

着力优化助残服务

方便残疾群众办事

进一步提高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建立“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制度,实现了异地办理。 会同行政审批、残联等部门,创新实施助残“一件事”改革,把残疾人证、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申请事项整合为“一张表单”,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通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集成联办、网上审核审批,减少了残疾人的办事麻烦。 自助残“一件事”实施以来,全市已有600余名残疾人以“不见面”方式办理了“两项补贴”。

着力做好便民利民

深化婚姻殡葬事务改革

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指导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加强人员培训,配备相关设备,实现结(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预约申请省内跨市及跨省办理。 全面推行婚姻登记免费拍照服务,济宁市婚姻登记办理实现“零收费”。加大婚俗改革探索创新力度,建立特邀颁证制度,支持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全市所有县市区都举办了集体婚礼或婚姻家庭教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持续开展加强孝老爱老推进移风易俗三年行动,召开现场会议推广嘉祥县的丧事综合服务“101零跑腿”工作法,大力推动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新改建公益性安葬设施258处,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供给充足、节地生态的殡葬服务网络。

着力做好减负增效

共建美好社区家园

会同组织部门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持续推动村级工作规范化运转,在全省创新推行“三本一册”模式,实行村(居)务公开、“四议两公开”和议事协商写实记录,让村(社区)协商自治充满活力,村务公开更全面、更及时、更规范。 专项整治村(社区)“牌子多”问题,摘除各类牌子12万个,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支持城市社区落实“3岗18级”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进一步帮助社区减负增效。 实施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成立济宁市委党校社会组织分校,针对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开展专题培训,全市社区社会组织达到1.1万个,广泛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群众生活服务。与民政部培训中心合作建设全国社会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示范区,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社会管理人才队伍。

下一步,全市民政部门将进一步聚焦群众期盼度高、惠及面广、获得感强的民生实事,创新落实民政惠民政策措施,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持续提升民生福祉、建设幸福济宁尽心尽力贡献民政力量。


0

下一篇:济宁市机动车检验机构本周周六周日预约检验一览表

上一篇:一到冬天就浑身瘙痒?这6种皮肤病须警惕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