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济宁4项案例入选!2020年度全省民政工作创新案例公示

1月29日,山东省民政厅公示2020年度全省民政工作创新典型案例,经过初审筛选和专家评审,在333个案例中评选出拟入选优秀创新案例26个、入围创新案例8个。其中,济宁市泗水县“1443工作法”呵护农村孤困儿童成长、邹城市“344工作法”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效能、曲阜市“儒乡曲阜 诚信救助”拟入选优秀创新案例,嘉祥县丧事综合服务“零跑腿”拟入选入围创新案例,数量并列全省第二。

拟入选优秀创新案例

济宁泗水“1443工作法”

呵护农村孤困儿童成长

创新单位:济宁市民政局

案例概况:

济宁市泗水县通过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困境儿童保障“1443”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水平,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发文推广,济宁市政府给予通报表扬。

主要做法: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31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镇街设儿童督导员,村居设儿童主任,搭建县儿童工作组织领导、协调指挥的平台。二是整合四个阵地。建立工作“指挥所”,打造全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动态监管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情况,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培育规范化教育“示范点”,政府投资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博士源小学,就读儿童578人,在全县90所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建立儿童活动站。培育呵护成长“补给站”,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政府助手,累计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62760人次,提供临时监护缺失服务9540人次。壮大关爱服务“志愿队”,建立完善儿童主任制度,夯实基层关爱服务力量。三是实施“4”大工程。实施“泗郎回乡”返乡创业工程,每年列支600万元用于扶持返乡创业,共吸引返乡创业3806人、创办经营实体1713个、带动就业6852人。实施儿童素质提升工程,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儿童之家等活动阵地152所,累计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6万余人次,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全覆盖。实施生命安全关爱工程,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假期安全教育,开设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站”“维权站”。实施困难帮扶救助工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脱贫帮扶行动,全县2000多名党员干部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结成长期帮扶对子,30个三八红旗集体、198个巾帼文明岗爱心团队与儿童活动站结对联建。四是健全“3”项机制。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服务政策落实落细、应享尽享;突出各方共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志愿者积极加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完善制度保障,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信息处理、工作计划等工作制度,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学校遵守纪律、出校门有人管护。

邹城“344工作法”

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效能

创新单位:济宁市民政局

案例概况:

自2017年12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以来,邹城市立足“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实验主题,积极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融合,创新实施农村社区治理“344”工作模式,大力提升农村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

主要做法:一是突出 “三个强化”。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市镇村三级联动的领导体制。强化制度建设。定期对村(居)“两委”成员进行培训,发挥村民代表“村民代言人”作用,实行村民代表持证上岗、村民代表联户和公开承诺制度。夯实村务监督委员会“监察干事”平台,实行自我监督,将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强化典型引导。注重示范推动,做强社区硬件、完善社区功能,实施标准化运行管理制度,全域打造“民事不可缓”的公共服务品牌。二是健全“四项机制”。健全“阳光村务”全程公开机制。规范修订公开目录,实行“两检查一通报”督查制度,推动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有机衔接,进一步提升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健全“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规范运行机制。建立村级事务清单和村级事务流程图,规范村级事务运行。实行“五人会签二审”财务审批机制和“村财村用镇监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健全“公共服务事项”民生代办机制。梳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46项,实施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咨询、受理、全程委托代理“一站式”服务。健全“民事民议民办”社区协商机制。出台实施方案、统一配发记录簿,制定协商规程、指导目录,明确协商程序,广泛开展协商活动。三是开展“四项活动”。开展每周两次“民生代办日活动”。全面推行“民生代办制度”,规定周二、周四为集中办公日,打通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的“最后一米”。开展每月一次“村务监督日活动”。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当月村集体收支单据票证逐一进行审理,把监督渗透到村级财务管理的每一方面。开展每月一次“阳光议事活动”。每月15日开展议事协商活动,将会议形成的决议进行公示并及时组织实施,协商结果及落实情况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架起了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开展每年两次“民主管理日活动”。开展村干部述职、村民代表对村干部进行划票测评等活动,实现民主管理由“背靠背”向“面对面”转变。

儒乡曲阜 诚信救助

创新单位:济宁市民政局

案例概况:

曲阜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试点,坚持“党建统领、文化引领”,着力打造“儒乡曲阜·诚信救助”品牌,把“信”文化与“信”救助相结合,形成社会救助人人讲诚信、处处讲信用的良好局面。

主要做法:一是完善制度,有效推进。将诚信救助内容纳入推进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的内容,作为精准救助、精准兜底的重要目标,依托征信制度出台《曲阜市社会救助诚信告知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办法》等系列文件,严把入口,敞开出口,对诚信行为褒奖激励,对失信行为联合惩戒,让诚信成为一种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构建“1146”试点工作机制,“11”即以党建为统领,以儒家诚信文化为引领,高点定位突出特色;“4”即以市社会救助中心、市诚信体系建设办公室、济宁曲阜两级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为管理中枢,把救助对象纳入征信管理,创建诚信救助宣传平台、制定服务标准、建立诚信救助档案,实现救助信息部门共享,实施大数据比对;“6”即以健全完善救助申请人诚信声明和授权核对制度、救助经办人员备案制度、市镇村三级公示制度、社会救助监督员制度、救助督导检查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加强救助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强化措施,注重实效。明确开展“10个1活动”,设计视觉标识,打造“信·救助”品牌;联合省委党校有关专家建立“满心工作室”,推进理论研究与社会救助实践相结合;组建“信鸽志愿服务队”,推进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社区工作互动,做政府决策部署的“讲解员”,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员”,反映群众诉求的“信息员”,诚信救助的“监督员”,救助服务的“协理员”;与孔子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建设一批“信·讲堂”,宣传诚信文化;发放诚信告知书和诚信提示卡,倡导救助对象在家庭人口、收入发生变化时主动告知镇街,主动配合动态管理;建设上下贯通的核对平台,扩充核对信息源,提升核对效率;评选一批社会救助诚信个人,树立诚信榜样;开办诚信救助论坛,扩大“信·救助”品牌影响力,形成社会共识;打造一批诚信救助先进镇街和村居,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村居公示栏、地名路牌等,广泛宣传诚信文化和社会救助政策。试点以来,不断涌现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的典型事例,全市有167户323人因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主动申请退出低保;5人因一般失信行为受到批评教育,1人因较重失信行为被约谈。

拟入选入围创新案例

嘉祥丧事综合服务“零跑腿”

创新单位:济宁市民政局

案例概况:

嘉祥县民政局通过创新丧事综合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行丧事办理“零证明、零材料”、丧事服务群众“零跑腿”和殡葬事项全程免费代办等制度,有力深化了殡葬改革成效,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和点赞。

主要做法:一是推行丧事办理“零证明”“零材料”。对逝者“身后事”办理涉及民政、公安、人社、医保等政府部门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出具、户籍注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补助等事项进行梳理,制定殡仪活动办理材料清单及告知单。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办事流程,按照信息集成共享的理念,对逝者身份证、户籍地址等基础信息进行统一采集推送,告别家(亲)属多头递交材料、逐一填报申请表单的局面,实现办事“零证明”“零材料”。二是推行丧事服务群众“零跑腿”。在民政局专门设立殡葬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统筹调度、协调代办服务等工作,同时设置全县民政服务热线。丧主发生丧事后,丧属即时向殡葬综合服务中心拨打电话告知,中心立即通知代办员,代办员第一时间上门与丧户签订代办委托书,全程代办丧事活动及后续社保、医保、残联、退役军人、老龄办、户口注销等手续,县直实现丧事群众“零跑腿”服务新模式。三是推行殡葬事项全程免费代办。全县13个镇街从本辖区红白理事会成员中以村或服务区为单位选聘88名代办员,负责宣传党和国家殡葬改革政策,接受群众委托,提供殡葬事项全程免费代办、陪办服务并负责对丧事办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标准进行监督管理,有力促进了移风易俗,“一碗菜”制度在全县得到全面推广,纸马纸轿、装棺再葬、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得到遏制,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

0

下一篇:2021年征兵时间确定!济宁爱尔眼科医院推出爱眼助从戎项目

上一篇: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这10个名词解释与你有关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