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先后到鱼台县、兖州区、汶上县,对全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检查组一行现场检查了从农产品种植到餐桌覆盖食品安全全链条的15家企业,每到一处,执法检查组都与食品生产经营者、一线监管人员仔细交谈,详细了解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与成效、问题与建议。现场检查结束后,检查组都会在当地召开座谈会,交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了解基层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收集各方建议。
经过本次检查,检查组一行对济宁市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予以肯定,6月12日上午,检查组召开济宁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座谈会,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五大建议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
进一步提高认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民生,关乎下一代人的健康,怎么抓都不为过。群众对食品的要求已从“饱不饱”转变为“好不好”,要进一步提高本地产品质量,引导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证消费者吃到放心食品。要重视检查组和各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落实。
进一步强化重点监管。加强对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过程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对网络订餐特别是一些新型业态的监管,全力保障“夜经济”运行中的食品安全。
进一步消除风险隐患。食品安全一旦出问题,就是大事,就是焦点。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小作坊等薄弱环节和盲点的监管,要善用信息化监管手段,着力消除风险隐患。
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加强媒体宣传报道,提高消费者辨识能力,对生产经营者形成威慑。要严管重罚,提高违法成本。
进一步构建共治格局。大力推广本地企业,让优秀经验在本地开花结果。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3·15”等重要的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共治局面。
七个关键点 创建食品安全新模式
结合新时代背景和疫情防控的要求,济宁市人大常委会还就创建食品安全新模式强调了七项内容:
创新持续深化宣传教育新模式。根据时代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深化行动方案。
创新治理体系建设新模式,强化食品安全治理体制建设。
创新智慧监管新模式。线上监管、网上监管已成大趋势,食品安全的监管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能掉队落伍。
创新源头治理新模式,从源头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创新薄弱环节、重点领域食品监管新模式。围绕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学校、医院、新业态等方面创新监管模式。
创新社会监管新模式。坚持并推广“啄木鸟”制度,吸收基层经验,精准社会监管,实现横到边、纵到底、全领域、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监管。
创新严防严治、联合执法,打造全社会共治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