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济宁市政府将“积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列入为民办好十件实事项目之一。截至目前,共资助全市181个养老服务项目,资助资金3015万元。31处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建成50个社区老年人食堂,实现新增床位5074张。市级列支150万元,采购图书和书柜,支持100处养老设施建设国学书屋。
社区有了养老中心
老年生活充实又快乐
12月25日,记者走进柳行社区寸草心长者照护之家唐奶奶的房间时,唐奶奶正躺在床上欣赏着手机里的音乐,并时不时地跟着哼上两句。记者注意到,唐奶奶不大的房间收拾的整整齐齐,生活用品摆放的井井有条,年轻时的照片和参加联欢活动时的照片做成相框挂在墙上,给房间增色不少。“我就把这当家了,房间的布置就按家里的样式弄的。”唐奶奶笑着说。
唐奶奶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喜欢热闹,养老中心刚开业自己就搬过来了。“不愿跟孩子们一块住,没有共同语言,还是一个人住舒坦。”唐奶奶说,这里有不少老年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关键是还能发挥自己爱唱歌的优势,“自己心里舒坦了,也给别人带来了欢乐。”
柳行社区寸草心养长者照护之家吴经理告诉记者,现在中心有十二名老人入住,多是有自理能力的,中心提倡亲情式服务,护理人员每天都与老人沟通聊天。同时开设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老人提供送餐、洗衣等服务。
在永康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三五一桌有说有笑,有的打牌有的在打麻将。在一角的国学书屋,科普类、文学类等图书分门别类的摆放着,几位老人认真翻阅着。酷爱科技类读物的李大爷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会过来看上两个小时的书,给自己充充电。“活到老学到老嘛!”李大爷笑着说。
“永康养老服务中心依托永康医院的医疗优势,设置了失能人员照护单元,是一家集医、康、养、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设有康复大厅、社区老年食堂、棋牌室、书画室、国学书屋、手工课堂、影音室等多功能用房,开设围绕以长者服务为中心的便民服务项目,提供长者生活照料、基础康复、精神慰藉、日间托管等多种服务,尤其是能够提供针对家里没有照顾能力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料服务,服务于周边社区的老年群体。”永康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31处养老中心投入运营
养老服务水平优化提升
“30个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建成50个社区老年人食堂,支持100个养老机构建设国学书屋,新增养老服务床位5000张。开展农村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试点,按照自愿原则,实现应保尽保。对全市139处乡镇(街道)敬老院实施改厨改浴改厕工程,对食堂、浴室、厕所全部进行无障碍设施、地面防滑等适老化改造;设立失能人员护理区,配备专业护理床位,改善乡镇(街道)敬老院生活条件,提升养老供养服务水平。”这是2019年年初为民办实事“积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任务目标。
今年,济宁市民政局将“积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年度重点考核内容。成立市民政局挂图作战指挥部,设立落实市政府为民办好实事工作专班,将为民办好实事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建立工作台账,全面实现既定目标。会同有关部门印发《2019年全市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建立了部门联合检查监管机制,在全市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对全市203家养老机构开展了等级评定,以等级评定促进质量提升。
今年,共资助全市181个养老服务项目,资助资金3015万元。31处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建成50个社区老年人食堂,实现新增床位5074张。市级列支150万元,采购图书和书柜,支持100处养老设施建设国学书屋。市级列支专项资金300万元,资助全市139处乡镇(街道)敬老院实施改厨改浴改厕工程,对食堂、浴室、厕所全部进行无障碍设施、地面防滑等适老化改造;设立失能人员护理区,配备专业护理床位,改善乡镇(街道)敬老院生活条件,提升供养服务水平。
目前,该项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市建成各类养老设施1131处,配置养老床位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8张,总量和均量稳居全省前列。济宁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在民政部、财政部的绩效考核中获全省唯一的优秀等次。10月份,济宁在曲阜成功举办2019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及尼山文化养老论坛,“儒乡圣地·孝养济宁”文化养老品牌受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