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鱼,即使在一般词典上也很难查到这两个字,是梁山一带餐桌上的特色菜、土特产,是济宁的传统名吃。糟鱼骨酥刺面,味鲜可口, 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最爱吃,黄河沿岸的居民几乎都会做这道美食,尤以梁山糟鱼最负盛名。
据传,梁山糟鱼最初出现于北宋年间,那时梁山好汉们也慢慢的集结在了梁山上。清朝的郑板桥任范县(今梁山县赵堌堆乡范城村附近)县令时,曾以糟鱼佐酒,并留下:“今朝尝得君家味,一包糟鱼胜万钱”的诗句。
梁山一带历来是黄河和汶河下游的自然蓄滞洪区,洪水潮来潮往,大大小小的水洼成千上万,只要有积水的地方就会有不少鱼,为这一带居民“竭泽而渔”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做糟鱼以鲫鱼最好,也就是济宁人常说的草鱼,不能用大鱼,四寸以上的鱼是不合适的,骨刺难烂,不易入味。做糟鱼时,先将鱼清洗干净,不去鳞,在大铁锅底铺一层蒜编(干的大蒜茎叶)或白菜叶等,将鱼头尾相靠,逐一码放,每放一层,撒一层盐和花椒。鱼码好后,将水稍稍漫过,就可以烧火了。
做糟鱼要用慢火(文火),时间一定要长,有时要烧一夜,所以一般用木柴烧火。两三个时辰过后,锅里的香气也越来越浓了……此时要熄掉明火,用暗火(木炭火)慢“温”。等到第二天一早,糟鱼就做成了。
梁山糟鱼有两大特色,其一是糟而不糟,其二是入锅的必须为全鱼。继承者们严格遵循先人们的指导,将糟鱼的工艺不断完善,并将糟鱼这道美食,传承给了更多的济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