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依旧有很多人坚守工作岗位,用奋斗书写人生精彩。这两天,在济宁市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放弃休息,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邹城融媒记者魏娜:“我现在是在山东新能源船舶生产基地,我身后正在建设的内河航运首艘5000吨级LNG动力集装箱船,正在进行分段合龙。为确保7月底前顺利下水,工人们将假期变工期,正在进行紧锣密鼓地施工。”
与传统造船不同,该项目首次引入车间流水线生产模式,对船体部件分段施工后再进行合龙,有效解决以往沙滩造船占地大、加工过程污染重等问题。由于施工难度大,建设者们面临巨大考验。
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副部长柏小明:“这个船总共分到30多个分段,比传统的67米船要多出1/3,我们整个船体越长,分段数量也越来越大,在整个的合龙搭载过程中,它会牵涉到搭载的累积偏差,如果有一个分段搭载有偏差,后面会逐步放大这种偏差。”
作为项目施工质量监管人,柏小明主动放弃假期,和同事们一道奋战一线。为保证船体顺利合龙,船体总长和型宽型深误差要控制在1‰的范围内,另外,每一条焊缝质量也要精准管控。
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副部长柏小明:“像我们90米的这条船,它的整个焊缝长度全部叠加在一块有长达几十千米,因为我们目前船体在密集的船台合龙过程中,所以我们整个部门所有人员都加班加点在现场进行盯靠,保证整个焊缝内部不存在破坏性的缺陷,保障整船的结构强度。”
在后方,设计者们也在为后续的设备安装不断优化方案。内河船舶船型较小,而且以天然气为燃料,设备系统复杂。为兼顾布局和安全,设计者们已经进行了七八轮方案讨论。
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副部长陈朋:“我们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在不改变船舶总布置和货场载重吨的情况下,我们经历了三维模型的建模以及模型的评审,通过优化通风管路来满足规范的要求,达到最优的设计。”
这个假期,新能船业有300多名工人坚守一线,加紧施工。今年,他们将完成50艘新能源船舶建造任务,年产值近5亿元,加速推进内河航运向绿色智能化转型。
在位于汶上经济开发区的斯凯奇(中国)北方研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现场,200多名工人、40余台机械设备交叉作业、错时施工,全速推进项目建设。
斯凯奇(中国)北方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何晓辉:“我们整个厂区一共是八个单体建筑,现在正在进行一二三四号楼主体施工,整个厂区预计年底进行土建部分的竣工验收。”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将新建多层高标准厂房、制鞋产业研究院、研发设计综合服务楼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聚合制鞋行业全链条资源,打造斯凯奇在中国北方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
山东冠世鞋业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胡志强:“项目建设后,将新增12条流水线,年生产(鞋)1000万双,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将带动就业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