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济宁市教育局持续推进教育项目建设,综合考虑人口变化趋势,提前规划布局建设学校,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强校扩优提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强教师交流轮岗,丰富数字化教学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截至目前,济宁市今年完成投资23.7亿元,完工校舍面积86.1万平方米,投入使用新改扩建中小学33所,增加中小学学位31640个,有力保障了小学入学高峰学位需求。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54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3440个,进一步扩增了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促进了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园区化模式 解决农村子女入学难题
高大的教学楼、怡人的学习环境和崭新的教育教学设备,孩子们开心地在新校园、新教室里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邹城市北城教育园区已在秋季开学投入使用,顺利化解今年城区的入学高峰。
邹城市北城教育园区占地236亩,含北城高中、北城初中、北城小学、北城幼儿园,都属于公办性质。目前,邹城市已规划建设北城、孟子湖、铁西3个城区教育园区,太平、城前、峄山、郭里、石墙5个镇域教育园区,可增加学位2.7万余个。
为更好解决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均和农村学校“布局散、办学弱”等实际问题,邹城市探索实行了“园区化”办学模式,即在城乡规划建设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园区,园区内推行九年一贯制或十二年一贯制办学,打造学段齐全、规模适度的精品学校,打破以行政区划为界的传统招生模式,在幼升小、小升初时,学生可选择就近学校或中心学校上学。城区学校扩容增量,扩大3个城区教育园区招生规模,将城乡结合部及邻近乡镇生源划入招生范围,比如北城教育园区,直接将邻近的中心店镇300多名适龄学生全部纳入招生范围,解决了农村孩子到城里上学的问题,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同时,推动部分学校或闲置校舍改建为中小学,增加学位,满足孩子就近上学需求。
集团化办学 满足孩子上好学的愿望
“以前公办幼儿园学位‘一位’难求,现在家门口就是嘉祥县实验小学中心花园幼儿园,轻轻松松就能送孩子入园。”11月20日,幼儿园小班学生家长尹女士告诉记者。
为创办更多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嘉祥县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巩固扩大城区集团化办学成果,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发展为12个校区、15所幼儿园,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与辐射,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集团化办学之路。
据嘉祥县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6686平方米的机场路九年一贯制学校,秋季学期已投入使用,新增中小学学位2500个;投资1800万元、建筑面积5599平方米的萌山南幼儿园,已基本完工;完成县四中原办公楼维修改造,新增城区初中学位500个;原职业中专办公楼划归县实小教育集团,改造后新增城区小学学位810个。优化教育资源,创建全市第二批智慧教育示范校2所,省级乡村温馨校园3所。薄改和能力提升工程开工项目143个,竣工项目123个,1444口小学教室照明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
教育扩容 保障新生有序入学
2023年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迎来生育政策调整后入学高峰。全市入学人数为16.3万人,除兖州区、嘉祥县、济宁经开区现有学位存量可以满足秋季招生需求外,其余11个县市区学位均不足,存在学位缺口20577个(其中城区缺口18947个、镇村缺口1630个)。
我市面对小学适龄儿童较去年增加6.05万人的严峻形势,践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牢守住教育民生和社会稳定底线,教育、宣传、编制、公安、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部门密切协同,多渠道新增加小学一年级学位2.76万个、新补充小学教师2275名,排查防控招生入学各类风险隐患18条次,保障了全市16.3万名小学一年级新生有序入学。
“为应对今年秋季的入学高峰,任城区投资4.9亿元,加快推进济宁市霍家街小学立国校区、霍家街小学毅德校区、文昌阁小学常青校区、任城实验小学杜庙校区、第十三中学桃源校区5所中小学项目建设,投入使用后可增加学位7850个,全区今年增加教师编制275名。”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优化学校布局,应对学龄人口流动,市教育局制定了《济宁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济宁市义务教育资源整合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城镇做加法,农村做减法”, 按照“先建设后撤并”办法,建设一批优质学校。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计划总投资158亿元、规划建设180所学校,建筑面积322万平方米,计划新增学位数17.5万个。
来源:济宁晚报